心脑血管患者慎用枕边闹钟 谨防长期受到惊吓

生活百科 2025-04-04 13:06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典型的“四高一多”疾病,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尽管这类疾病的患者对强烈刺激格外警惕,但现实中却常常有人被枕边的闹钟惊吓。医生提醒,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慎用闹钟,避免长期受到惊吓引发危险。

让我们以陈伯的故事为例。这位68岁的老人每天早上都要与朋友晨练,为了准时起床,他设定了闹钟。每次闹钟响起时,他都会被吓一跳,心脏也会剧烈跳动。专家指出,清晨5点到7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时段,严重惊吓可能诱发心梗或脑卒中。

研究还表明,人们在熟睡时,各项生理指标如心跳、血压、体温、呼吸频率和脑电波都较清醒时缓慢。比如,睡眠中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6次,而清醒时则达到每分钟24次。当被闹钟从熟睡中突然唤醒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会处于兴奋状态。

如果长期使用尖锐刺耳的闹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会一直处于慢性应急状态,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长此以往会引发心脏病。对于已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来说,清晨肾上腺素分泌较多,突然被闹钟惊醒可能会引发心梗、心律失常等危险状况。

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选择柔和的闹钟铃声,或者采用其他自然唤醒方式,如阳光、温馨的乐曲等,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对于普通人而言,也应该注意避免被突然的响亮声音惊吓,保护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毕竟,健康无价,我们需要从生活的点滴细节做起。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