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自制葡萄酒的风险:甲醇超标危害健康
曾经有人因饮用自制的葡萄酒,身体出现了一系列让人心惊胆战的反应:心跳加速、胸闷、视力模糊,甚至面临双目失明的危险。这并非个例,而是由甲醇超标引发的中毒事件。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制葡萄酒的风险确实高于正规生产的红酒。
对于正规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来说,每一步生产都严格遵循安全标准。从原料的采购与验收开始,优质企业甚至拥有自己的葡萄基地,能够有效控制农药残留。而家庭自制葡萄酒时,却无法进行这样的农残检验,农药残留成为不可预知的隐患。
在酿制过程中,微生物的控制同样不容忽视。回顾上世纪五十年代,新疆曾发生过因食用自制甜面酱肉毒素中毒的事件,导致上千人死亡,其教训极为惨痛。虽然酿酒企业会对葡萄、生产设备、容器具进行杀菌处理,并使用标准的酵母菌株进行发酵,基本排除杂菌干扰。但在家庭自制葡萄酒时,由于需要利用葡萄表面的酵母菌进行发酵,无法给葡萄消毒,因此存在致病菌的风险。
最令人关注的是甲醇的产量控制。甲醇是酿酒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物质,不同水果酿酒时产生甲醇的量各有差异。葡萄中的果胶在适宜条件下会释放出甲醇。但在工业酿造中,葡萄酒的生产会配合其他微生物来降低甲醇的毒性。而家庭自酿酒因无法控制微生物种群,甲醇含量难以控制,存在毒害人体、导致失明的风险。
尽管自制葡萄酒可能带有独特的口感,但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消费者还是选择购买正规生产的葡萄酒。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葡萄酒的知识,不妨深入阅读、请教专家或参观酒厂,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能确保自己的健康。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