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生活百科 2025-03-30 11:47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一种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骨密度的逐渐下降和骨质的逐渐变薄,而这一切都与骨质疏松症息息相关。骨质疏松症,这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不仅会导致骨量的减少,还会破坏骨微结构,降低骨强度,从而使人更容易发生骨折。
这种脊柱骨折与骨质疏松紧密相关,主要发生在胸椎和腰椎部位,特别是在胸11到腰2这个区域。令人惊讶的是,这种骨折的引发并不需要强大的外力,有时候仅仅是咳嗽、打喷嚏、提重物等轻微动作,甚至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也会发生。
对于患者来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疼痛的折磨。这种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只是感到轻微的不适,而有的人则可能遭受剧烈的疼痛。由于脊柱骨折后稳定性受到影响,患者还会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无法正常自如地活动。更甚者,由于脊椎的塌陷,患者的身高会明显降低,这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所带来的明显身体变化。
针对这种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和手术两种。保守治疗是通过药物和物理疗法来缓解疼痛,改善病情,恢复活动能力。而当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病情严重到影响生活时,手术治疗就成为了选择。手术的目的在于稳定脊柱,防止进一步的骨折发生。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吃完鹿肉为什么会头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