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生活百科 2025-03-20 16:07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治疗

一、原发病治疗

对于因中枢神经系统、肺部疾病或肿瘤等引发的SIADH(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首先应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原发病得到控制后,低钠血症也会相应得到缓解。特别是因肿瘤导致的SIADH,在肿瘤切除后,症状往往会有所缓解,但如果肿瘤复发,SIADH的症状可能会再次出现。

二、低钠血症治疗

1. 限制水分摄入:对于SIADH引发的低钠血症,限制水分摄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减少水分摄入,使体内水分处于负平衡状态,从而纠正过多的体液,减少尿钠的排出,使血钠水平恢复正常。通常,每天的水分摄入应限制在500-800ml,直至体重减轻2-4kg,水平衡后才能得以恢复。

2. 高渗盐水输入:对于严重的水中毒以及伴有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的SIADH患者,需要进行紧急抢救。通过输入高渗盐水(如1.5%氯化钠溶液或更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快速提高血浆渗透压。每次增加血钠的量以不超过10mmol/L为宜。具体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调整。但需注意避免引起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等副作用。

3. 药物治疗:对于SIADH患者,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呋塞米(速尿)和甘露醇等。呋塞米可通过利尿作用帮助排出多余的水分。甘露醇则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有助于消除水肿。某些药物如地美环素(去甲金霉素)也可用于治疗SIADH,但其副作用较大,儿童使用时需特别谨慎。

三、预后

对于SIADH患者,预后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轻症者仅需限制水分摄入即可恢复。如果急性SIADH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对于长期治疗的患者,除了限制水分摄入外,还需要慢慢纠正低钾血症。某些药物如尿素口服对治疗SIADH也有较好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哪些病是慢性盆腔炎的“祸首”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