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福能:费寿比高离不开医生贡献
新华网北京报道,日期为光荣的2014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的领航者耿福能先生接受了新华网的特别访谈,这次访谈是2014全国两会的一部分,他针对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了富有的在线交流。
耿福能先生从医疗卫生工作的角度出发,赞美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他之前在一次访谈中提出的“费寿比”概念,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他解释道,我国人均消费的医疗卫生费用是111美元,而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5岁(在成都则为78岁)。相较之下,美国的人均医疗卫生费用高达8900美金,人均寿命是76到78岁;欧洲的人均寿命为78岁,但人均医疗费用高达1万美金。尽管我们的医疗资源投入相对较少,但我国民众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5岁以上,这无疑是医务工作者的巨大贡献,也体现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目前医疗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医闹事件频发。对此,耿福能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投入严重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医院为了生存不得不在病人身上谋求收益,这种局面显然不公平也不合理。国家应该增加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以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经济压力。医务工作者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医疗质量,减少患者和家属的压力和焦虑。当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医患矛盾自然会减少。
社会也需要给予正确的导向,引导公众和普通消费者理解生命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耿福能先生引用了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上的话:“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他强调,能治好的病是有限的,医生应该是帮助病人与疾病作斗争,恢复健康,并安慰病人。这段富有哲理的话揭示了生命科学的复杂性。患者们对治愈疾病抱有过高的期望后,有时会出现对医生的误解和冲突。普及生命科学常识,让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身体疾病和生命科学至关重要。只有如此,遇到问题时才能冷静处理,避免做出过激的行为。
通过这次访谈,耿福能先生的见解让我们对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看到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希望和方向。希望未来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能持续发展,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