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年轻化3原则甩开癌化肉
大肠癌近年来频繁占据十大癌症之首,每42分钟就有一人罹患此疾病,且令人担忧的是,患者年龄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医师指出,这与国人饮食习惯的西化以及作息不规律有关,导致大肠内容易出现癌化风险的腺瘤性肉。为了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坚持预防筛检、正确饮食与规律运动三大原则至关重要。
深入了解大肠癌的诱因,我们发现腺瘤性肉与大肠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据台湾癌症基金会顾问、万芳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建信表示,超过90%的大肠癌是由腺瘤性肉演变而来。为了强调其重要性,特别举办了“追捕肉小子大作战”预防肠癌宣导活动。令人警觉的是,在参与大肠镜检查的1122位民众中,有638位成功检测到肉,而在21至40岁的年轻族群中,这一比例高达25.87%。显然,年轻族群肉比例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忽视。
针对这一问题,陈建信医师强调早期预防的重要性。他呼吁民众养成定期筛检的习惯,因为大肠癌筛检方式分为粪便潜血检查及大肠镜筛检,二者应相互配合进行,才能及早发现肉并切除,从而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或家族史的民众,也应在50岁之后每年接受检查。而对于已经切除过肉的民众,仍然需要定期追踪筛检,至少每2至3年进行一次大肠镜检查。
除了定期筛检,正确饮食也是关键。我们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红肉和油脂,尽量选择清蒸、清烫等低脂、低热量的饮食方式。要多摄取蔬果,特别是全谷类食物,以确保餐餐都有蔬菜类,两餐之间可以选择水果作为点心。
规律运动也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手段。运动可以促进大肠蠕动,降低与致癌物接触的机会,并减少致癌废物进入体循环的风险。研究显示,经常运动可以减少15至25%的大肠癌发生率。为了有效预防大肠癌,我们每天至少应活动30分钟,选择慢跑、步行等运动方式较为合适。
面对大肠癌年轻化的趋势,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并采取行动。通过坚持预防筛检、正确饮食和规律运动三大原则,我们可以有效避免肉,防治大肠癌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甩开癌化肉,迎接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