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历史沿革与办学特色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自创立以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见证了我国民族师范教育的蓬勃发展。以下是这所学校的简要历史沿革和办学特色。
一、历史沿革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创建于1984年,起初为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经多年的发展,学校在2009年3月正式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成为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师范院校。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央总视察甘南时亲笔题写的校名,这一重要题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办学特色
定位清晰:学校以民族师范教育为主,致力于为甘、青、川三省交界民族地区培养优秀人才。学校始终坚守这一使命,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科丰富:学校初期以师范专科教育为主,现已发展成为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本科院校。这不仅展示了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卓越成果,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民族特色鲜明:学校学生涵盖2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比达到68%,是内地藏族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为学校注入了活力,也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机会。
三、校园与师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拥有近千亩的校园面积和31.07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面积,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还拥有142个实验实训室,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早期师资情况,首任校长孙学文虽为机械专业背景,但转而投身于教育管理领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其他信息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得到了天津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学校的校训为“和合大美、自强不息”,体现了学校追求卓越的精神。校歌《香巴拉并不遥远》则展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美好愿景。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当前发展情况,建议查阅学校的相关资料。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在这里,师生共同见证了民族师范教育的发展,也期待着未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