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的志愿怎么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全面指南与策略建议
一、关于填报时间的布局
高考后的志愿填报,不同省份有着各自独特的安排。例如,甘肃省分为两次填报,第一次在7月25日至27日,主要针对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二批等,第二次则在9月4至6日,针对高职专科批。而湖北省则集中在7月25日左右进行首次集中填报。考生需密切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的公告,确保及时完成填报。
二、填报系统操作指南
1. 登录方式:考生需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平台,如湖北省使用的平台。
2. 关键步骤包括:修改初始密码(通常为身份证号),填写志愿并保存密码(与登录密码不同),完成后务必进行最终确认。
3. 特别提示:建议使用电脑端的360浏览器(极速模式)等兼容性好的浏览器进行操作,以确保填报无误。
三、核心填报策略
1. 分数段对应的策略:高分考生(超过批次线70分以上)优先考虑位次法;中分段考生则结合线差法与位次法;低分段考生主要参考线差法。
2. 批次合并的影响:注意原一本二本线合并后的新特招线/本科线的差异。
3. 梯度设置建议:冲稳保的比例建议为20%:50%:30%,且保底志愿必须包含。
四、规避常见风险
1. 退档的主要原因包括: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或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专业级差未达标等。
2. 特别注意:提前批包含军校、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新高考省份采用"专业+院校"模式。
3. 必查资料:招生章程中的专业限制条款以及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波动情况。
五、专业选择建议
1. 避免盲目跟风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等。
2. 关注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等。
3. 注意热门专业录取线与院校线的分差,可能高达20分以上。
建议考生尽早获取本省《招生考试》杂志公布的官方招生计划,提前制作志愿草表。在填报时,务必注意各批次的截止时间,避免在最后时刻匆忙操作导致失误,影响未来的学业规划。填报志愿是一个人生的重要抉择,希望每位考生都能慎重对待,做出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