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性病 >>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整理笔记

性病 2025-08-19 15:13女性性病www.xingbingw.cn

一、基因基础概念

1. 显性基因:掌控显性特征(如高茎植物),以大写字母(如D)表示。

2. 隐性基因:掌控隐性特征(如矮茎植物),以小写字母表示(如d),仅在纯合状态(dd)时显现其影响。

3.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着相对的特征(如D与d)。

二、孟德尔豌豆实验的核心发现

杂交实验现象简述:

纯种的高茎豌豆(基因型为DD)与纯种的矮茎豌豆(基因型为dd)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一代(F)全部表现为高茎(基因型为Dd)。当F自交后,子二代(F)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大约为3:1,这一现象揭示了性状的分离定律。

遗传图解的关键点:

隐性特征个体的基因型必然是dd。

显性特征个体的基因型可以是DD或Dd。

三、现代遗传学的补充知识

1. 七对性状的基因定位:

高茎、种子形状、花色等性状的基因已经被克隆,例如Le基因决定高茎,R基因决定种子形状,A基因决定花色。

2. 不完全显性:杂合子(如Aa)有时表现出中间性状(例如粉红花),这种情况会打破典型的3:1比例。

四、实践应用举例

1. 近亲结婚的禁令:由于直系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可能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因此近亲结婚可能增加后代出现隐性遗传疾病的风险,因此需禁止。

2. 显性与隐性的判断方法:

"无中生有"(即父母双方表现正常,但子女中出现某种特征)往往与隐性遗传有关。

当性状分离比为3:1时,占多数的即为显性性状。例如,在高茎与矮茎的豌豆中,如果高茎占比较多,那么高茎即为显性。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