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提出中国版本公共卫生定义
中国公共卫生新定义在京揭晓,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本报讯 (记者郑灵巧)近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在首都北京拉开帷幕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提出了对中国公共卫生的全新解读,标志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会议所提出的中国公共卫生定义,明确了公共卫生的核心宗旨与使命:致力于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全体国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这一定义,既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又凸显了公共卫生在防控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重要角色。
据会议介绍,国内外对于公共卫生的定义一直备受关注,众多学者和专家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美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领军人物温思络的定义广为人知“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提高效益的科学和技术”。此次会议所提出的定义,更为全面地阐述了公共卫生的内涵与价值。
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表示,此次定义明确了几个关键要点:一是明确公共卫生为国家和全体国民共同努力的公共事业,各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强调每个公民都享有获得健康的权利;三是提出公共卫生的四大核心任务,包括预防控制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环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培养公众健康素养。
这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主办,以“临床疾控携手共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业界精英的参与。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也发来贺信,表达了对会议的高度关注与支持。
此次中国公共卫生的新定义,不仅是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全面梳理与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与规划。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一新定义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实践,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将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