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绿色健康饮食文化
近年来,“吃播”节目在各大社交平台崭露头角,网络主播们以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我们展示各类美食,推动了餐饮消费的发展。在这一热潮中,一些主播的行为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有些主播在探店时,桌面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品,然而每道菜只尝一两口,直播结束后便直接倒掉。这种明显的浪费现象,与我们的社会所倡导的节约精神背道而驰。更有一些主播,以荒诞、怪异的方式烹饪食材,让人难以咽下。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粮食,糟蹋了食物,而且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相去甚远。
中华饮食文化历经千年,始终秉持着对食物的敬畏与尊重。而“吃播”的初衷,应该是推荐优质食材,分享品尝美食的快乐。一些网络主播却忽略了食物的本质,只顾着自己能不能吃完、菜品是否新奇,或是超量点菜、或是烹饪出令人难以接受的“黑暗料理”。这些行为背后折射出一种扭曲的食物观,有损网络生态、社会文明。
在拥有众多用户的网络平台上,另类“吃播”造成的食物浪费现象,正在向广大网友传递错误的饮食观念。甚至有可能引发跟风模仿,误导更多消费者,进而影响社会层面正确消费观、饮食观的形成和传播。对此,反食品浪费法已明确规定,禁止制作、发布和传播宣扬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音视频信息。
为了整治这一现象,各方需共同努力。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应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相关管理主体应加强对网络主播的监督管理,督促其坚持健康格调品位,自觉抵制易造成不良饮食消费、食物浪费的内容。餐厅、平台和消费者也应协同发力,形成合力。餐厅可提醒主播适量点餐;平台则加强对美食类直播内容的审核,并提示用户“拒绝浪费,合理饮食”;消费者则可通过举报渠道反映餐饮浪费问题。
在享受美食的我们更应倡导健康饮食文化,珍惜每一份食物的来之不易。主播们应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做抵制餐饮浪费的先行者、倡导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吃播”节目既有大流量也有正能量,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成为社会的风尚。
说到底,享受美味和厉行节约并不矛盾。网络主播和餐饮从业者应以推广美食为使命,让大家真正体验食物的滋味,了解其来源和背后的辛勤付出。那些既能有趣又实用、兼具科学性的美食教程和内容丰富的点评节目将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喜爱和关注。这样的“吃播”节目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其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