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本报北京报道(樊泽民、邹筱雨)在关爱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共同呼声下,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手行动,展开全面的近视防控宣教和义诊工作。为了呵护孩子的眼睛,守护他们的光明未来,社会各界正在积极营造健康的视觉环境。
在第二届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的首场集体备课中,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的负责人强调了视觉健康理念的重要性,倡导各位成员成为视觉健康理念的播种者、视觉健康知识的传递者、视觉健康技能的教练者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促成者。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深入浅出的教育,为儿童青少年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自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视不断提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四年多的实践中,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控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成为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先导。教育部积极指导成立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该宣讲团成员包括专家、教育部门负责人、校长(园长)和家长等各界人士。每年举办的各种活动,如全国爱眼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等,都体现了以“健康”为中心的多方动员。
政策的引导和实践的推动也在促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发展。“双减”政策的公布,引导孩子们多运动、多护眼,成效显著。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如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都在逐步发挥作用。视力监测主要信息的及时报送,也帮助了相关部门了解儿童青少年的视力状况。
多维保障也在助推近视防控工作的落实。教育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对接行业发展新要求,优化眼视光、健康管理等专业设置。针对校园视力检测和近视防控相关服务中的问题,相关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规范校园视力检测与近视防控相关服务,切实维护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和权益。
为加强经验交流,促进共同提升,教育部还遴选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区、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并制定了推广清单。这些经验做法包括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为各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看到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光明前景。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这一系列的行动和措施不仅体现了对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关心和保护,更是对孩子们未来的深深期待和祝福。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保驾护航。
《》2022年7月29日 12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