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四部门提出六方面重
人民网北京报道:随着国家中医药局等多部门的联合发力,一场关乎中医药人才发展的重磅政策正式发布。在响应时代的号召下,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布局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自政策出台以来,对于中医药人才的发展,国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项政策明确了中医药人才在中医药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到2025年,公立医院中医医师的比例要达到医师总数的六成以上。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将设立中医馆并配备专业中医医师。长远来看,到2035年,中医药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将不断涌现,引领中医药事业达到新的高峰。
过去一段时间,中医药人才的问题凸显。尽管人才规模有所增长,但领军人物仍然不足,基层人才匮乏,机制也不尽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意见》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旨在全方位培养中医药人才。
其中,政策的焦点之一是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包括培养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并促进青年人才的崛起。特别是在区域发展上,如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将建设成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高地。
对于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建设,《意见》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招生规模,并加强名老中医专家的传承工作室建设。为了让更多的人才流向基层,推广了“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的管理模式,并为到基层工作的优秀人才提供中级职称考试的绿色通道。
《意见》也强调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性。为了满足综合医院等对中医药技术的需求,鼓励西医医师接受中医药知识培训,做到“能西会中”。未来,还将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专项,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在推进中医药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意见》强调了中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中医技师队伍的建设。在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方面,提出了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
为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拓宽中医医疗服务岗位、加大薪酬激励力度等。《意见》还呼吁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人才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并加强人才发展经费的支持力度。国家及各级地方应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共同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中医药领域的人才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期待未来中医药领域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