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甲状腺癌为啥这么多
过去的二十年里,韩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剧上升,飙升到最初的15倍之多。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一种癌症的增长速度能与之相比。这一过早的诊断技术让原本罕见的癌症变成了韩国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那么,这些新增的甲状腺癌患者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实,他们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早在1947年,病理学家就在尸检中经常发现死者患有甲状腺癌,但很少成为主要的死因。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患有甲状腺癌。而在韩国,几乎所有新确诊的甲状腺癌都是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除非接受超声波检查,否则许多人可能一生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尽管诊断出的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死亡人数却保持不变。如果超声波检查能够拯救生命,那么死亡率应该有所下降。而如果这是一种流行病,死亡率应该缓慢上升。数据显示并没有任何变化。这说明甲状腺癌并非真正的流行病,而是一场由诊断技术引发的“流行病”。
这种情况不必要地分散了资源,惊吓了患者,甚至催生了过度治疗的现象。大部分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会选择切除甲状腺。这个腺体控制新陈代谢的激素分泌,切除后可能需要终生进行甲状腺替代治疗。医生需要一段时间来为每位患者找到适当的药物剂量,而患者则要承受甲状腺素水平过低或过高的后果,包括精力和体重的波动。
就像任何其他手术一样,甲状腺切除手术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在韩国和美国,大约10%的患者会出现钙质代谢问题,而大约2%的患者会出现声带麻痹。甚至可能产生威胁生命的后果,如肺部血凝块、心肌梗死和中风。在每千例甲状腺癌手术中,约有2名患者会不幸离世。
对于特定情况的患者,尤其是癌症高危人群,如家族内有多人死于癌症、患病风险中等且预期寿命足够长的人,以及那些愿意接受现在并不需要的治疗带来的潜在损害的人,或许也会认为接受检查是合理的选择。
尽管如此,对于那些热衷于尽早检查的人们来说,也需要考虑一下究竟多早才算早。我们确实希望尽早诊断出潜在的乳腺肿块是否为癌症,但如果推论说应该寻找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肿块,那就可能过于极端了。在韩国的许多甲状腺癌案例中,病变尺寸甚至不足一厘米。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去寻找癌变,或许真的会过犹不及。对于想要获取更多相关知识的人来说,推荐阅读《XXXX书》。这本书详细阐述了甲状腺癌的成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