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整治群租房
一、政策法规与治理机制重塑
在北京市,对于住房租赁的治理,我们拥有一套严谨而全面的政策法规与治理机制。我们以《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作为执法核心,坚决禁止分割出租、改变房屋结构等行为。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违法群租房的“动态清零”,意味着我们要做到新增违法群租房的“零增长”,并对存量和反弹问题进行全面治理,确保不留死角。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实行市、区、街道三级联动,住建、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协同执法。这种协同作战的模式形成了“线索发现核查整治复查防反弹”的全链条治理模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以石景山区的实践为例,他们通过街道综合执法队与住建部门的联合执法,成功开出罚单并限期整改违规隔断房。
二、重点整治措施的全面落实
在整治过程中,我们采取严格执法与处罚。对于违规隔断、超人数出租等行为,我们将依据《条例》进行行政处罚。例如,石景山区对擅自改造客厅的二房东罚款3000元,并责令恢复房屋结构。海淀镇通过“联合执法+回头看”机制,确保整改后不出现反弹。
为了从源头减少违规出租,我们还在交房、装修等关键节点加强政策宣传,要求中介机构规范签约流程。在丰台区,我们针对违建群租房开展了专项整治,拆除了钢架结构等高风险建筑。
三、治理成效显著
自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整治违法群租房超过7万处,市民关于违法群租房的投诉同比下降近50%。一些地区如石景山、海淀等已经实现了违法群租房的“动态清零”,并通过复查机制有效遏制了反弹。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的决心和力度,更反映了居民安全意识的显著提升。
四、面对挑战,未来方向明确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部分区域如丰台区仍存在历史违建群租房,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央企、物业等主体的责任。短租房、医院商圈周边的群租现象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未来的方向是继续深化“疏整促”专项行动,重点排查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周边群租集中区域。我们还将推动租赁市场规范化,引导和支持合法合租模式,以缓解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压力。这样不仅能保障居民的安全,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