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国务院联防联
本报北京电,综合报道在这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季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5月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我们介绍了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相关防控动态。记者申少铁现场报道。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以沉稳而坚定的声音,传达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声明。他强调,虽然新冠疫情不再具备全球紧急状态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各国需从应急模式逐步过渡到与其他传染病一同管理的常态模式,继续落实“乙类乙管”的各项措施以保障群众健康,同时方便群众的生产与生活。
梁万年专家组组长则为我们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他表示,人类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已经能够有效控制疫情的危害。接下来,我们仍需坚持必要的防控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这包括持续监测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和疫情发展,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强化临床管理和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强化基层能力建设也是重中之重。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障全球人员往来的便利,为我国贸易、旅游、学术交流等国际交往铺平道路。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为我们带来了的疫情动态。他表示,目前国内疫情虽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但医疗服务秩序井然,全国并未出现大规模疫情。近期,“五一”假期期间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小幅上升,但重症病例并未大幅增加,医疗机构运行正常。预计假期后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大规模区域性疫情的风险较低。
谈及病毒变异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为我们深入了当前主流的XBB系列变异株。他表示,这一变异株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有所增强,但致病力并未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国际交流限制的减少,我们需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强化输入疫情和新型变异株的监测,严防境外输入和新型变异株造成的风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医生针对二次感染问题给出了建议。他表示,二次感染的临床表现多为无症状或轻型。面对二次感染,无需恐慌,只需对症处理,做好个人卫生以避免进一步传播。对于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早期干预、做好个人防护,并建议积极接种疫苗。
《》报道此新闻时特别指出,在全球共同努力下,人类已经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要进展。现在,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警惕,坚持防控措施,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2023年5月9日第3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