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启
在春意盎然的二月时节,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隆重主办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大会暨专家论证会,于北京顺利召开。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的领导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此次盛会,不仅吸引了众多行业内的权威人士,更有天智航作为唯一企业代表参与。其中,“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王军强主任,详细汇报了项目的总体规划与目标。他强调了该项目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此次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作为该领域的重点专项之一,“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构建完善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诊疗规范。这不仅涉及到机器人的技术研发,更涉及到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和普及。
在会议上,天智航总经理徐进针对课题二“骨科机器人远程诊疗支撑技术及平台配置方案研究”进行了深入汇报。他表示,课题的核心目标是研制一体化共融平台,为整个项目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他们将通过专业化的技术集成,打通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多余度安全控制、远程交互模式、人机效能评价等。徐进还表示:“我们期望未来骨科可以代表大外科甚至整个医疗领域率先实现数字化。”
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樊瑜波院长率领的专家团队,就实施难度、验收标准、专利审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质询论证。现场氛围热烈,专家们纷纷为项目出谋划策。
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韩巍主任详细介绍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智能骨科实验室”。该实验室致力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技术开发、工程化、临床验证及示范应用,旨在提高骨科手术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展望未来,“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将面向骨科三大类疾病及边远地区多发伤开展研究,建立远程诊疗一体化共融平台。通过国产设备的装机和临床培训,完成全国六大区域的骨科机器人远程诊疗与手术体系应用示范。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国产创新手术机器人的远程示范效应,助力我国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和普及。
此项目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更是对我国医疗资源均质化、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支持。我们期待这一项目在未来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