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梅毒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梅毒感染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主动脉病变,它主要影响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正常运作。病变主要出现在主动脉弓和主动脉升部区域,而胸降主动脉、颈总动脉和腹主动脉则相对较少受影响。这些病变通常发生在肾动脉分支以上的位置。在多数病例中,主动脉内膜会出现特定的灰黄色珠状分布,内膜表面形态多变,有时光滑如镜,有时则树皮般起皱,其折痕与主动脉的长轴平行。这些病理变化常常伴随着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深入主动脉病变的病理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病变会延伸到主动脉瓣根部,导致主动脉环的扩大,进而引发瓣膜交界处的分离。这种分离状况会导致主动脉瓣无法完全关闭,甚至出现退缩卷曲的现象,这会进一步加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状况。在某些情况下,病变还会导致局部中层坏死,弹性消失,从而产生囊状或梭状动脉瘤。这些动脉瘤常常出现在主动脉或主动脉弓的位置,很少在主动脉窦出现。
动脉瘤一旦形成,可能会产生血栓,引发周围栓塞。动脉瘤还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因为主动脉瓣的破裂而导致猝死。值得注意的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状况在梅毒性主动脉瘤中的比例约为30%至40%。如果疾病涉及主动脉窦,还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这种情况是由主动脉壁纤维病变引起的,占比约为20%至30%。在梅毒较少见的情况下,梅毒性主动脉炎还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的近侧,引发冠状动脉瘤。
尽管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过程较为缓慢,并会促使冠状动脉形成侧支循环,从而很少直接引发心肌梗死,但猝死和心绞痛的风险仍然较高。梅毒性主动脉病变是一种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并发症,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对于患有梅毒的患者来说,及时接受医学检查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以预防这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