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一般多久能好
资深病友的外耳道炎与鼻炎治疗经历分享
从2011年至今,我历经了多次外耳道炎的折磨,细菌、霉菌的侵袭让我备受困扰。今年7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外耳道炎再次发作,伴随鼻炎的困扰,让我深受其苦。经过两周的艰苦努力,我终于摆脱了这一病痛,今天特地来分享我的治疗经验。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7月28日,我忽感左右耳听力加重,耳道胀痛。伴随着鼻涕的倒流,我迅速前往汾阳路的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我患有霉菌性外耳道炎和过敏性鼻炎。为此,我得到了氟康唑滴耳液、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药物。用药后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让我更加焦虑。
在治疗的道路上,我历经了多次波折。双氧水的使用、耳内镜的检查、专家的多次诊断……每一次都带给我新的希望和失望。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还能恢复健康。但每一次专家的鼓励都让我重新燃起信心。他们告诉我,只要方法得当,这个病一定能够治愈。
经过多次的冲洗、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我终于在两周后看到了明显的改善。耳朵的肿胀感逐渐消失,听力也逐渐恢复。这一切都离不开医生的专业指导和我的坚持。
在治疗过程中,我还顺便分享了关于鼻炎的治疗经验。通过洗鼻器和药物的结合使用,我的鼻炎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到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通过这次经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外耳道炎症真的不是大病,只要方法得当,它一定能够治愈。不要被病痛所打倒,我们要有信心,相信医学的力量。也要感谢那些在我治疗过程中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人。希望我的经验能够给正在经历类似病痛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耳朵的守护者:理解与关爱
耳朵和眼睛一样,是我们身体里娇贵的器官,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每次洗澡时,我都会用棉花塞住耳朵,防止生水脏水流入。今后我会换成专业的耳塞,以确保耳朵的安全。
外耳道内的细菌和霉菌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耳道不必过分清洁,有时候,耳垢的存在反而能帮助我们阻挡外界细菌/真菌的入侵。耳垢是酸性的,具有抑菌作用。单纯的霉菌性炎症,可能并不需要滴消炎药如氧氟沙星。但通常是混合感染,如果耳道肿胀、鼓膜充血,那么大多数情况下是细菌感染,这时消炎药就必不可少。只有炎症得到控制,才能更好地治疗真菌。
有人可能会担心,杀灭细菌会不会反而滋生霉菌?的确,治病需要有个先后,需要一步步解决。医院的氧氟沙星里配有地塞米松,也就是激素,可以帮助快速吸收炎症和耳道里的残留水汽。我亲自体验过,用药7天后,耳朵变得干燥,这也有助于霉菌的恢复。我们要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如果有疑惑,可以向医生或网络寻求解答。
关于滴耳液的使用,我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先滴消炎药,再滴氟康唑。每次耳浴保持10-15分钟,让药物充分吸收。按压耳屏可以帮助药物更好地渗透。每次用完药后,我都会用吹风机吹干耳道。棉签的使用需要谨慎,医院并不鼓励使用,因为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伤害。如果我们能自己把握好度,也可以尝试使用,但一定要避免用力过大或棉签过粗。
除了药物治疗,我们还应该注重日常护理。饮食方面要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这次我犯病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劳累、应酬过多、天气潮湿、抠耳朵以及脚部真菌感染等。我们应该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我想给大家打打气。无论多久、多难受的耳疾,外耳道炎相比中耳炎/内耳等都不算严重。只要对症下药,医生专业、患者积极配合,努力总会有回报。天道酬勤,祝大家早日摆脱耳疾的困扰,同时提醒身边的人,一定要爱护好五官,防微杜渐。
我还要强调一点: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好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治疗。多跑医院、多和医生护士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有耐心和毅力去坚持治疗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坚持才能看到效果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