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机构缺乏 自闭症患者父母担忧孩子未来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种特殊的担忧困扰着许多父母,那就是:“如果我离开了人世,自闭症的孩子该如何是好?”这个问题随着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显著增长态势愈发引人关注。据儿童保健专家透露的数据,我国的自闭症儿童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近期,贵阳市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已经至少有3000人。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凸显了问题的紧迫性。
这些自闭症儿童,他们的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安静和和谐。在贵阳市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心爱心家园,孩子们的表现生动而具体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的孩子,大多数不满6岁,他们在家长陪同下接受一对一或一对二的训练。他们的表现却各不相同:有的不停地哭闹,有的无法听从老师的指令,四处乱跑。这些孩子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他们内心的困扰和挣扎。
据爱心家园的赵园长介绍,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疾病,其核心问题是社会交往障碍。这些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学习存在明显障碍,接触新鲜事物的欲望和能力较弱。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孩子还可能表现出自残或暴力倾向。赵园长还指出,至今全球尚未有治愈孤独症的案例,只能通过长期不间断的训练来提升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自闭症的训练及养护成本巨大,许多家庭因此承受了沉重的负担。
在这里,记者见证了许多家庭的困境和父母的艰辛。有一对夫妇生下患有自闭症的双胞胎后,妻子全职在家看护孩子,丈夫则外出打工以维持生活。由于经济拮据,他们只能将症状相对较轻的孩子送到爱心家园接受训练,而另一个孩子则留在乡下由老人看管。还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她的小儿子患有自闭症,丈夫无法承受重负而离开。她只能依靠父母的资助来陪伴孩子训练。面对未来,她显得忧郁、茫然和无助。
这些自闭症儿童的父母,他们的担忧和付出是我们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自闭症儿童的增多,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家庭的需求和困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也应该增加对自闭症的认识和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友好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也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