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打警察后,还想打谁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0年,一个群体令人瞩目,那就是城管。在这一年里,除了强拆小分队,就武力指数而言,他们无疑是傲视群雄的存在。一次次发生的城管打人事件,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待不同群体的态度:医生、摊贩、妇女,甚至是76岁的卖菜老农都遭受过他们的毒打。最近发生的一起事件真正让我们见识到了城管的“威力”,他们竟然对警察动手。
这位被打的警察是昆明市公安局的民警张俊。当他接到母亲的电话,得知辖区城管要强行拆除小区内的违章建筑,便回家收拾东西。当他刚刚走到门口,表明自己身份时,却遭到了拆迁执法人员的围攻和殴打。目击者称,在张俊被殴打的过程中,对方竟然扬言“打的就是警察!”
我们不禁要问,城管在执行公务时,为何如此暴力?他们为何不能采取更加温和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难道他们只有通过暴力手段才能展现自己的“威力”吗?就拿打警察的事件来说,张俊只是回家收拾东西的,并没有任何抵抗或挑衅的行为,结果却遭到一顿暴打。在遭受暴打后,张俊仍然保持着执法者的素养,他说:“我是市公安局的,也是执法者,执法要文明。”可惜,这句话对于他的暴力同伴来说是对牛弹琴。
每当提及城管,我们总会开始质疑他们的素质。城管队伍庞大,人员构成复杂,有关部门总会用“临时工”来推卸责任。这些临时工在打人后,往往只是被辞退,从未承担过刑事责任。城管部门的当务之急不是管理城市的市容市貌,而是应该加强队伍管理,减少临时工的数目。对于那些本来可能会打老农、打警察的城管,如果没有动手,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我们可以借鉴江苏江都市的做法,给那些在面对摊贩辱骂时不还口、不还手的城管人员设立“特别委屈奖”。这样的创意或许能够激发更多城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城管队伍真正成为一个文明、守法的群体。只有当他们不再滥用暴力,真正尊重法律和他人的权利时,我们才能真正感到安全。我们应该加强对城管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明白暴力执法不仅违法违纪,也损害了他们作为执法者的形象和公信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