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蛋的十大误区,你知道几个?
关于鸡蛋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式,有很多被大众误解的地方。让我们一同真相。
许多人仅凭蛋壳的颜色来评判鸡蛋的营养价值,认为红壳蛋最为营养。蛋壳的颜色主要由卵壳卟啉决定,这一物质并无营养价值。实际上,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关键在于鸡的饮食营养结构。蛋白质的品质主要通过蛋清的浓稠度来体现,而蛋黄的颜色深浅则与其含有的色素有关。某些色素如叶黄素等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相对较好。
当我们谈论鸡蛋的最佳食用方式时,煮和蒸的鸡蛋营养吸收和消化率最高,达到100%。其他如嫩炸、炒蛋、荷包蛋等,虽然略有差异,但都不如煮、蒸蛋。值得一提的是,炒鸡蛋时并不适宜放味精,因为鸡蛋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谷氨酸与氯化钠,加热后产生的谷氨酸钠已经有了纯正的鲜味,再加味精反而会破坏鸡蛋本身的自然鲜味。
在煮鸡蛋时,很多人认为煮的时间越长越好,但实际上过长的煮蛋时间会导致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同样,油煎鸡蛋过老也不利于健康。
关于鸡蛋与豆浆的食用方式,虽然很多人习惯在喝豆浆时吃鸡蛋或将鸡蛋打在豆浆里煮,但豆浆中的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因此并不建议将两者同时食用。至于“功能鸡蛋”,虽然富含各种营养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食用。消费者在选择时应针对自身需求,避免盲目进补。
有些人认为老年人忌吃鸡蛋,因为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科学实验证明,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蛋黄中的卵磷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同时卵磷脂还能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老年人适量食用鸡蛋是有益的。
对于产妇来说,虽然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但过多食用鸡蛋会导致肝、肾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产妇每天适量食用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至于生鸡蛋,很多人认为其有润肺及滋润嗓音的功效。但实际上,生鸡蛋不仅不卫生,还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和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建议将鸡蛋煮熟后再食用。
最后要提醒的是,鸡蛋与白糖同煮也不可取。这种烹饪方式会使鸡蛋中的氨基酸与白糖形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结合物,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在烹饪过程中要避免这一误区。在享受鸡蛋带来的美味和营养的我们也要注重健康的烹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