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禁忌:颜色深浅代表什么?
在现代科学的有力证明下,刮痧这一古老的中医疗法焕发出新的生机。刮痧不仅能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多种疾病如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更是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经常刮痧,更是能够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强免疫功能。刮痧并非随意可为,其中也蕴含着诸多讲究。
刮痧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广州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门诊的源援基副主任中医师强调,刮痧需要市民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巧。刮痧的作用机理在于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它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使用牛角、玉石、火罐等器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的目的。
有些人误以为刮痧必须极其疼痛,刮出的痕迹越黑越紫才代表效果越好,这是错误的观点。源援基指出,刮拭部位出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如果刮痧部位、力道等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能造成皮肉损伤。
刮痧的相对适应症包括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等多种病症。不是所有病症都适合刮痧。例如,单纯发热为主的感冒和重症中暑就不宜刮痧。源援基提醒,刮痧是一种刺激疗法,操作不当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身体不适。刮痧应遵循明确诊断、辨证施治、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补虚泄实等四个原则。
源援基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林阿姨因风寒感冒来到医院针灸科就诊,经过一次刮痧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到如此好的效果。有些人可能因为方法错误、身体过于虚弱等原因而无法轻易刮出痧。刮痧前的诊断极为重要。
对于老人和小孩这些夏季感冒中暑的高危人群,源援基强调他们最好不要自行刮痧。如果感冒以发热为主,也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刮痧必须根据病情进行施治,不宜盲目进行。对于重症患者,要根据病情施以救治,这时不宜刮痧。刮痧虽然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操作时需谨慎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刮痧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操作时需谨慎并遵循专业指导。正确的刮痧方法不仅能有效缓解多种疾病症状,还能调整身体状态、增强免疫力。但错误的刮痧方法可能不仅无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我们在享受刮痧带来的舒适和便捷时,也要注重学习正确的刮痧知识,以免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