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挥别过敏、异位性皮肤炎、支气管炎
北医传统医学科作为全台湾三伏贴的源头,历经十四年的运行,已经为众多过敏困扰的民众带来了福音。其他中医诊所也纷纷效仿,这一传统疗法在岛内如火如荼地推广。
天灸疗法,乃是我国古老的疗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敷贴药饼,利用经皮吸收及节气的加成作用,达到特定的疗效。现如今,三伏贴与三九天灸疗法成为最被广泛使用的天灸方式。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利用这三天进行治疗,能够在肺系疾病的缓解期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在农历“三伏”期间,人体的气血运行趋于体表,腠理疏松,此时选用辛散温通的天然药物易于经皮肤吸收。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能够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达到清宣肺气、健脾益肾、祛痰平喘的作用。这不仅提高了机体的免疫能力,达到了扶正固本的效果,还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肺系疾病。
北医传统医学科始终秉持着医院教学、服务的宗旨,推广传统医学的优点,使得三伏贴风靡全台湾。今年,传统医学科继续为社区民众提供贴心的照护,夏天推出“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并在寒冬疾病高发之际推出“三九贴”,与夏季的三伏贴相互呼应,更具预防保健之功效。
那么,哪些人适用“三伏贴”呢?对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患者,“三伏贴”能够有效减轻咳、痰、喘症状,减少疾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特别建议秋、冬季节易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的患者使用。
由于近年天气变化多端,过敏性鼻病及异位性皮肤炎等疾病较易发生。传统医学科建议患者在7月12日、7月22日、8月1日、8月11日前来贴敷。对于现代人繁忙的工作和孩子们的夏令营等活动无法配合三伏时间的情况,传统医学科特地增加了中伏的时段(8月1日),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以增加贴伏次数以增强疗效。每次敷贴时间为1-2小时,视情况可延长敷贴时间,但最多不超过4小时。在敷贴过程中,皮肤可能会有发痒及烧灼感。对于孕妇及3岁以下婴儿、严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时间敷贴即会大量起泡者、发烧和咽喉发炎者,则不建议使用此法。
除了进行“三伏贴”穴位敷贴治疗外,患者还应根据病情和体质状况,配合医生处方中药治疗,以更彻底地改善病情。只有持续治疗并配合医师的建议,才能真正实现冬病夏治,告别过敏、异位性皮肤炎和支气管炎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