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酷杀手 走路跛行周边动脉阻塞
当人们走在路上,步伐间突然感受到脚下的疼痛,或是出现步履蹒跚的现象时,这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警告。一种被称为“冷酷杀手”的周边动脉阻塞症可能正在悄然袭来。这种症状意味着下肢动脉出现了阻塞,导致肌肉缺氧,严重时甚至可能需要截肢以挽救生命!
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的下降使得周边血管收缩,病情可能急剧恶化。对于高危险人群来说,应该高度警觉间歇性跛行这一典型症状,及早预防并及时就医诊断。
许多长者因膝盖退化性关节炎导致行走不便,容易忽略周边动脉阻塞症的早期症状,这是十分危险的。有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原本以为是退化性关节炎引起的脚痛,但后来发现走路变得一瘸一拐的,只有在休息后才能缓解症状。就医检查才发现,这位患者除了脚痛外,还有下肢冰冷、发紫等现象,足部溃疡的伤口久治不愈,最终被确诊为下肢动脉阻塞。幸好及时治疗,才避免了伤口恶化,甚至截肢的命运。
周边动脉阻塞症的警讯就是“间歇性跛行”。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阻塞会带来的风险,但却很少人意识到肢体血管阻塞的风险。如果血管阻塞发生在肢体上,就称为“周边动脉阻塞症”,而且通常下肢的发生风险高于上肢。
周边动脉阻塞症在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常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行走一定距离后,因下肢动脉阻塞导致肌肉缺氧加剧而疼痛,必须休息一会才能继续行走。长者常常因为其他原因如膝盖退化性关节炎、中风等导致行动不便,因而对间歇性跛行不以为意,容易忽略周边动脉阻塞症的早期症状。
冬季是周边动脉阻塞症的“冷酷杀手”。在这个季节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血管过度收缩。平时可以多运动,预防血管硬化,提高察觉周边动脉阻塞症初期症状的机会。对于已经处于高风险的患者,如肾脏疾病患者,更应注意饮食和末梢保暖。
周边动脉阻塞症的急性发作是危险的,可能导致组织坏死、感染甚至败血症。患者的下肢可能出现发白、冰冷和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组织会开始缺血坏死。坏死的组织可能引起发炎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感染、败血性休克,可能需要截肢以保命。
预防周边动脉阻塞症远比疾病发作后的紧急处理重要。除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外,也是关键。平时多运动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并增加察觉周边动脉阻塞症初期症状的机会。
对于出现走路跛行等迹象的人群,应提高警觉,及早预防和就医诊断。让我们共同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发现并治疗这一“冷酷杀手”,守护我们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