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全球卫生健康呼唤创新
在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分论坛上,各方专家汇聚一堂,深入全球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论坛主持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周亮强调,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开放共赢与创新合作是关键所在。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指出,生物医药创新已成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变革中,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含量最高、创新最为密集、投资最为活跃。近八年来,我国投入大量社会资金用于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新药研发成果显著,新药临床试验数量也逐年上升。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实力,也反映出我国对于医药创新的重视和支持。
史赛克中国区总裁何磊感慨,过去十年,中国以一种奇迹般的“中国速度”推动医疗创新。前沿科技是推动医疗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史赛克也将持续把前沿技术应用于中国医疗市场。这种持续的创新和努力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医疗水平,也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论坛还听到了来自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夫拉姆赫什科的声音。他认为基础研究是医药产业所有重要创新的核心。青霉素的发现等历史案例证明了基础研究对于医药产业的重要性。要想在产业中实现高度原创性的创新,社会必须支持高质量的基础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分享了中医药在现代抗疫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现代化必须与现代科技融合。他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就是让现代科技支撑“望闻问切”,用现代研究诠释中药作用的机理,从而让现代人、现代科技界更容易接受中医,让中药得到更合理的使用。针对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如国际市场中药材的认知度不高、市场份额有限等问题,张伯礼院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国强也强调了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中医药质控体系、关键技术体系的标准化,中医药国际化正在提速。然而中药材在全球市场的存在感并不强,提高中药材在全球的认知度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行业专家的智慧与见解,为推动全球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创新,共同迎接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