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暴风雪冰封通辽
极端天气侵袭通辽:暴风雪带来的挑战与应对
一、极端天气特征
近日,通辽市经历了一场罕见的极端天气事件。自2021年11月5日至9日,该地区遭受了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暴风雪。这场特大暴雪连续两日,总时长约46小时,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白中。
二、降雪量与积雪
其中,库伦旗的积雪最大,达到了惊人的68厘米,这一数据不仅创下了当地的新纪录,更是打破了自1951年以来的历史极值。除此之外,还有七个县区也遭受了超过40厘米的积雪覆盖。
这场暴风雪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降雪,还伴随着-25℃的极端低温。与此最高9级的大风加剧了积雪的覆盖,形成了独特的“风吹雪”现象。
三、影响与灾情
此次极端天气给通辽市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全市的4条高速公路被迫封闭,7条国道、8条省道以及超过2800条的县乡道路通行困难。陆空交通全面中断,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被迫打乱,全市学生被迫停课。
民生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数千居民受灾,多处房屋被积雪掩埋,彩钢棚、葡萄棚等农业设施因积雪过重而倒塌。部分区域的积雪与平房持平,最深的积雪甚至超过了1米,导致5人被困。累计受灾人口达到了14920人,其中因灾死亡1人,牲畜死亡321头,棚舍损毁更是高达4284座。
四、应对措施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通辽市迅速采取行动。全市累计投入了4819台清雪车辆和3.6万余人次进行清雪作业。采取“人停车不停”“随降随清”的策略,尽快恢复交通。消防、公安等部门协同行动,疏通居民区、主干道,优先保障医院、学校等关键区域的通行。科尔沁区主城区中小学在11月15日复课,其他区域则视道路清理进展逐步恢复上课。
五、后续恢复
随着天气自11月10日起逐渐转晴,积雪开始缓慢消融,部分地区转为雨夹雪。虽然天气逐渐好转,但积雪的清理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至11月9日,城区的主干道已经恢复了小车通行。清雪设备持续作业,以保障道路的畅通无阻。此次暴风雪所引发的灾害影响虽然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灾后重建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此次极端天气事件再次凸显了极端天气的破坏性和应对灾害的重要性。希望通辽市能够尽快完成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