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平台晴天助
晴天助浙江中浙互联网金融的P2P理财转型之路
晴天助,这个由浙江中浙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2016年推出的P2P理财平台,以其独特的金融视角和服务模式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其注册资本高达5100万元,专注于汽车金融、小微企业及个人消费领域,为投资者提供期限灵活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并为借款人匹配融资服务。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平台的概况。
一、平台概况
晴天助的运营主体是浙江中浙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姚华,持股76%。创始团队汇聚了银行、证券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自2016年成立以来,晴天助经历了数次发展里程碑:初始注册资本3000万元,后增资至5100万元;2018年5月,完成了A轮融资5000万元,由乐创资本领投。2018年11月,晴天助宣布暂停网贷业务转型,启动分期兑付计划,原本计划在2020年完成兑付并支付展期利息。但遗憾的是,2020年,晴天助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杭州警方立案侦查,要求业务人员退缴工资及奖金。
二、产品与服务特色
晴天助的投资标的主要包括汽车抵质押贷、小微企业贷及供应链金融。标的期限在30-180天之间,起投门槛仅为100元,平台宣称年化收益率可达5%以上。在风控与合规方面,晴天助曾接入上饶银行存管系统,并通过国家信息安全三级认证,还提交了合规自查报告。平台多次强调其“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后期仍因资金链问题遭遇了兑付危机。
三、风险事件与争议
晴天助的运营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转型前,平台通过密集推出加息、返现活动吸引投资,这些举动被一些观察者质疑为“最后一搏”。而在2020年立案后,警方要求全员退缴违法所得,这也引发了关于普通员工责任边界的讨论。
四、现状
截至公开信息显示的2025年,晴天助的官网已经无法访问,主要运营主体处于清算状态。目前尚未发现新的兑付进展披露。这个曾经充满活力和希望的金融平台,如今已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尽管晴天助的历程充满了波折和争议,但它也为投资者和借款人提供了一个值得反思的案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金融行业的风险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