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园区纷纷开启“二次创业”,致力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场变革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产业升级,更是围绕园区发展新动能,从产业升级、机制创新到服务优化等多维度展开的全面创新与实践。
一、产业之花:升级与集群共舞
各地园区在“二次创业”中,首先聚焦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宿州经开区以医药化工为主导,成功引进一系列重大项目,形成产业集聚的磁场效应。仪征市汽车工业园则瞄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志在五年内实现千亿元产业规模,打造行业标杆。
除了主导产业聚焦,盘活闲置资源也是园区焕发新生的关键。阜宁高新区的转型实践便是典型例子,通过分类处置闲置化工企业用地,成功转型发展新型纤维材料等产业,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
二、机制革新与服务优化:内外兼修助推发展
在机制创新方面,党建赋能发展成为一个亮点。淮北杜集经开区通过“党建+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征地、高压线迁移等难题,开创了跨区域协调的“杜集模式”。
园区在服务优化上也下足了功夫。宿马园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拿地即开工”,并且在配套问题上同步解决企业的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
三、成果展示:实践中的亮点与骄傲
宿州经开区的实践成果引人注目,短短8个月便建成了圣茂农业年产5000吨农药制剂项目,年产值的飙升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潜力。宁乡经开区通过“两重两新”专项行动帮扶众多企业,实现了产业产值的大幅增长。市高新区的党员“店小二”队伍设立,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招商引资目标90亿元,展现了园区服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
“二次创业”的路并非坦途。产业同质化、专业人才不足等挑战仍待破解。未来,园区发展需进一步强化差异化定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从“政策洼地”向“产业高地”的华丽转身。
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与实践,是一场激发园区发展新动能的革命。在各地园区的共同努力下,“二次创业”定将结出丰硕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