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6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全新的电费改革策略,该策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工商业分时电价优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以及居民阶梯电价调整等。以下是关于此次改革的详细解读:
一、工商业分时电价调整
此次改革对工商业分时电价进行了细致调整。时段优化是其中的一大亮点。春秋季的午间时段将增设一个新的谷时段,此时段的电价将在平段基础上大幅下浮65%。重大节日的深谷时段统一为上午的10:00至下午的14:00。这样的调整旨在鼓励用户在低谷时段用电,平衡电网负荷。预计这一调整将对江苏省企业带来年度电费降幅的15%至20%的实惠,扬州市企业则可减少约7800万元的用电成本。
二、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是此次改革的另一大重点。新投产的新能源项目(如风电和光伏)的上网电价将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取消固定电价。这一改革将使得新能源电价更加灵活,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存量项目将采用“差价结算”机制过渡,保障其收益的稳定性。现货市场的限价将放宽,中长期市场的交易周期将缩短至周、日级别。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的消纳和市场化的进程。
三、居民电价政策调整
对于广大居民用户,此次改革对阶梯电价进行了优化。全国统一的三档阶梯框架将得到实施。“一户多人口”的家庭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例如,在四川,如果一个家庭有5人及以上,每月可以增加首档电量基数。这样的调整旨在更好地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减轻家庭电费负担。需要注意的是,网传的“居民电费分段计价涨价”并不属实,国家电网明确表示未发布相关调整通知。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电动汽车充放电的政策。在夏冬季的尖峰时段,电动汽车如果进行反向放电,将按照尖峰电价结算。这一政策旨在鼓励电动汽车在电网负荷较低的时段进行充电和放电,平衡电网负荷。
此次电费改革以市场化为主导,旨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促进新能源消纳,同时保障居民用电政策的稳定。这是一个既兼顾各方利益,又推动电力市场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