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消费"现象的观察
曾有一度,一瓶名为"拉法神水"的瓶装水在市场上被炒得火热,其价格高达600元/瓶。这瓶仅220ml的水被精心包装,甚至被赋予了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这一切不过是营销骗局,令人咋舌。
在节日的特殊时段,某些KTV也加入了高消费的行列。平安夜期间,部分包间的价格飙升至每三小时454元,还附加了最低消费288元的要求。而在机场,餐饮价格更是高昂,一碗普通的面条就要88元,肯德基的套餐也达到了41.5元。这些高价消费无疑给旅客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在常规快餐消费中,我们也能观察到不同的消费现象。在敏丁拌饭馆等普通快餐店,人均消费相对较低,适应了广大消费者的日常需求。近期,市场上还出现了12元起售的平价快餐店,提供一荤两素套餐,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月消费普遍在1000-2000元区间,部分会选择在快餐店兼职,既解决了经济需求,也满足了生活需求。
高价消费并非完全不可接受,但在特殊时段的高消费或存在营销骗局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保持警惕,理性消费。与此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积极履行职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例如,2023年沈阳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部分餐饮店存在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问题,而2025年沈阳也曾发放过6000万元春季惠民消费券,旨在促进消费。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选择市场监管公示的合格餐饮单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呼吁消费者保持理性,不盲目追求高价服务,同时支持市场上的平价快餐店发展。只有这样,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优质、实惠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