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债务重整之路:境内外双重挑战与策略应对
自2023年起,碧桂园积极展开债务重整工作,以应对流动性危机。截至2025年5月,其在境内外债务重组及资产处置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境内债务重组进展
面对境内债务,碧桂园取得了以下重要进展:
1. 展期方案成功落地
2025年4月,境内到期债券的展期方案获得债权人通过,涉及多只债券。仍有大量债务待处理,其中刚性兑付部分占据相当比重。
2. 停牌与重组范围明确
3月,碧桂园宣布对部分境内债券实施停牌,并启动偿付方案调整。其境内存续债券余额庞大,涉及多只债券。
3. 重组策略清晰
公司采取“保交付+保主体”双线推进的策略,计划于2026年恢复正常经营状态。重组方式包括债务展期、利息豁免及资产抵偿等,旨在有效减轻短期偿债压力。
二、境外债务重组动态
在境外债务方面,碧桂园也面临诸多挑战:
1. 提案框架达成
公司公布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提出大幅削减债务、降低融资成本并提供多种偿付选项。控股股东拟将部分股东贷款转为股份。
2. 债权人响应不足
截至2025年4月,境外债权人对重组方案的响应并不积极,显示出对其长期偿债能力的担忧。
三、整体困境与应对
面对严峻的经营环境,碧桂园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 流动性压力加剧
近年来,碧桂园销售额大幅下降,现金短债比不高,存货减值严重。传统高周转模式失效,流动性压力加剧。
2. 资产处置加速
为缓解流动性危机,公司加速资产处置,通过资产套现筹集资金。仍需完成大量的房屋交付目标,形势依然严峻。
3. 重组逻辑与目标
公司旨在通过延长债务周期、降低融资成本和部分债务减免来避免破产清算,争取持续经营的机会。中金公司主导重整,推进债务转资本、调整条款等组合方案,以稳定公司财务状况并恢复投资者信心。
碧桂园在债务重整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明确境内外债务重组进展、整体困境及应对策略,积极应对危机,争取恢复正常经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