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一位52岁的男性患者因为心律不整而困扰不已。他的问题最初是在西医的诊疗中被诊断为频发性心室提早收缩,但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症状并未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心律不整的情况逐渐恶化,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幸运的是,经过朋友的推荐,他选择了寻求中医治疗。
通过中医的精心治疗,尤其是采用炙甘草汤、血府逐瘀汤加减等中药,他的症状逐渐得到了改善。如今,心律不整的发作频率已经大大减少,大约数个礼拜才发作一次。这一变化令患者及其家人倍感欣慰。
心律不整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疲倦、胸闷、呼吸不顺、头晕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心脏的跳动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规律。心脏就像一座拥有发电系统的房子,内部的复杂供电传导系统使得心跳得以持续不断地跳动。当供电受到影响时,就会出现上述症状。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昆明院区的黄奎医师表示,中医治疗心律不整主要是通过补益脏腑气血、改善循环等方式。虽然中药治疗有效,但治疗方向仍需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来确定,并要考虑到患者可能存在的其他疾病,如压力大、血中胆固醇过高、高血压等。
除了药物治疗,按摩穴位也是一种调养方式。黄奎医师建议,可以经常按摩内关穴和神门穴,这两个穴位有助于宁心安神。当感到不适时,还可以按摩郄门穴以调理心气,疏导气血。
黄奎医师也强调,预防疾病才是最重要的。正常的生活作息、饮食均衡和适度的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毕竟,许多疾病都是由于长久的不良生活作息导致的。
中的这位患者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治疗过程,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他的经历也告诉我们,面对疾病,我们需要有信心和耐心,同时也要善于借助朋友的力量,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关注治疗效果的我们也不能忽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因为这往往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健康医疗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由网友『如你与我』至本站,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