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常不适?记得避开两类苦寒中药

健康管理 2025-04-19 19:03健康生活www.xingbingw.cn

中医智慧:胃病与药物间的微妙平衡

胃病,如慢性胃炎、胃下垂、胃溃疡等,在中医的视野中多被归为脾胃虚寒证。这类患者常感腹部隐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大便稀不成形。对于这些人,温运脾阳、健胃和中的药物是他们的良伴。但在日常生活中,胃不好的人们可能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避免服用那些可能加重胃负担的药物?

我们要了解哪些药物可能会伤害我们的胃气。其中,苦寒类的中药是一大类别。诸如大黄、黄芩、冰片、黄连等药物,因其苦寒之性,可能导致胃病复发。

比如,我们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感冒的柴黄颗粒、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等药物,这些药品中往往含有黄芩。虽然它们能有效缓解发热口干等风热感冒的症状,但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会伤害胃气。症状一旦缓解,应及时停用。

同样,当病人面临口疮、牙痛、咽痛等问题时,清热药如黄芩、黄连、大黄、冰片等常被选用。如果这些苦寒药物被用于虚火症状如咽喉干痛、脉搏细而快的情况,可能会适得其反,清火不成反而伤胃。

化痰止咳药中也常含有苦寒成分,如黄芩、贝母、瓜蒌等,这些也可能伤害脾胃。病人应选择更为温和的药物如橘红丸类等来止咳。

对于那些患有胃病并伴随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的人来说,含有罗布麻、黄连等药物的药物可能不适合。可以选择含有天麻和杜仲的药物作为替代。降血脂药如含草决明、泽泻的药品容易造成腹泻,因此应谨慎使用。

还有一些安神类中成药,如枣仁安神液等,如果消化不良者服用可能会阻碍消化。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对于脾胃虚寒的病人来说,服药时更要留心。标有“脾胃虚寒者忌服”的药物最好换药,而标有“脾胃虚寒者慎服”的要注意调整用量,并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西医和中医在诊断和用药上的差异,胃病患者如果长期需要服用药物,最好咨询医生相关注意事项。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药物的功效,更要了解它们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以便做出最佳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治疗胃病的保持身体的整体平衡。

上一篇: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