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试场景中,佩戴各式各样的口罩的受试者引人注目。配图
施延昭是北京智能康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步态实验室的人体力学工程师,业余时间热爱户外运动,尤其是跑步。他对于口罩的选择有着独到的见解,因为他曾在雾霾天气中尝试佩戴多种口罩跑步。为了找到最适合跑步的口罩,施延昭在全球市场上收集了十余款口罩进行测试对比。他认为一个好的口罩应具备不“侧漏”、不“上漏”和不憋闷的特点。其中,“侧漏”和“上漏”指的是口罩的密闭性问题,而憋闷则是跑步者在运动中不愿忍受的不适感。
对于北京的跑步爱好者来说,雾霾天气是常态而非例外。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选择一款既能防护又能让跑步者舒适的口罩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施延昭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特意设计了实验来测试不同口罩在跑步时的呼吸影响。他希望为那些在雾霾天坚持锻炼的跑步人群提供一些参考。
当我们提到口罩的防护能力,不得不提的就是KN95和N95这类认证标准的口罩。这些口罩经过了严格的测试,能够抵御雾霾中的PM2.5等颗粒物。这里的“N”指的是不能抵抗油性物质,“95”则代表在特定测试条件下,至少能隔绝滤除95%的颗粒物。这些测试条件是按照实际环境中最恶劣的情况来设定的,因此日常使用来防PM2.5应该绰绰有余。但对于跑步者来说,除了过滤能力,口罩的密闭性和佩戴舒适度同样重要。如果口罩过于憋闷或者漏气,都会影响到运动的效果和安全性。
施延昭的实验设计得非常细致,他让受试者佩戴不同的口罩,在不同的运动强度下进行跑步,同时记录受试者达到呼吸不畅时的运动强度。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有所不同,施延昭采用百分比的方式来量化运动强度的大小。这不仅体现了实验的严谨性,也让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这样的测试对于跑步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毕竟,一个好的口罩应该既能保护我们的健康,又能让我们在运动中感到舒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运动的保护好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