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性疗法,也被称为体育疗法。对于患者而言,运动是一种促进机体恢复健康的积极手段。通过运动,患者能够促进胰岛素与细胞膜受体的结合,从而提高代谢效率。运动不仅能够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减轻糖尿病症状,还能帮助患者控制体重,进一步改善健康状况。运动还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等益处,尤其对于不能户外活动的年老体弱者,室内体育锻炼尤为重要。
在糖尿病患者的体育锻炼中,个体差异是制定锻炼计划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身体状况良好、肥胖且年龄适中的患者,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更高强度的运动,并适当延长运动时间。对于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的患者,应该选择更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并控制运动时间。
糖尿病患者的体育锻炼应该循序渐进,从短时间的轻微活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和时间。每天可以进行数次锻炼,每次持续15到30分钟。锻炼方式可以根据个人家庭环境和条件来选择,包括室内散步、原地踏步、跑步行走、体操、跳舞、打太极拳等。患者还可以借助室内健身器材进行锻炼,或者通过做家务来进行身体活动。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锻炼时间应避免降糖药物作用最强的时段,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为了预防运动后低血糖反应,患者可以在饭后一小时左右进行锻炼,并根据运动前后的血糖变化适当调整药量。患有发热、严重感染、酮症、心脑肾并发症及高血压的患者应禁止锻炼。对于近期血压偏高、水肿、蛋白尿、轻度心脑供血不足等症状的患者,运动时的脉搏应控制在本人最快脉搏的80%左右,或者仅限于步行活动。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脆性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监护下进行锻炼,年龄较大的脑力劳动者则不适合进行大运动量锻炼。
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鼓励糖尿病患者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是非常重要的。(韦桂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