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可控制但需要长期关注的代谢性疾病。为了全面掌控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自我监测,获取血糖及相关信息,并据此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血糖,患者能随时了解自身的血糖浓度,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将小巧的血糖仪放在显眼处,方便随时监测,避免血糖波动。面对高的血糖值时,不要灰心,与医生共同制定调整用药方案,保持血糖的稳定。
对于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每月可进行5至7次的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和夜间血糖。糖尿病患者还应监测血压、血脂、体重、糖化血红蛋白、心脏状况、足部和眼底以及肾脏功能。
监测血压和血脂有助于患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每半年测一次血压和血脂是基本的监测频率。对于伴有血脂异常或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更密切地监测相关指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体重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也至关重要。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每月测一次体重,并采取措施减轻体重。体质指数(BMI)是评估体重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男女理想的BMI应分别低于25和24。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患者近2至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是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化验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与冠心病是等危症,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脏检查。糖尿病患者还应关注足部、眼底和肾脏功能的健康,每天检查足部,每4至6个月由专科医生检查一次;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每年检查3至4次的尿常规和尿白蛋白,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通过坚持以上的监测,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病情,并与医生和护士共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带来的身体痛苦,还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自我监测的重要性,与医生合作,共同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