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就核污染水排海达成共识
中日两国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共识,是长时间深入交流和多轮磋商的结果,这是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其核心内容值得深入。
一、共识的核心要点
日本方面郑重承诺,将严格遵守国际义务,尽全力避免核污染水排海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他们还明确表示将不断开展海洋环境及其生态评估,将具体情况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框架下,中日以及其他相关国家共同建立了一个长期的国际监测机制。这一机制将紧密围绕排海环节,确保所有利益相关国家能够参与独立取样、实验室分析比对等关键监测活动。
中国方面则表明,只有在有效参与国际监测并确认数据安全后,才会逐步恢复符合标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这一决策体现了中国以科学为依据、以人民健康为优先的立场。
双方还同意基于科学开展建设性对话,妥善处理排放相关的各种关切。中国敦促日本方面履行承诺,并接受包括中国在内的利益相关国的监督。
二、共识的背景
2023年8月,日本单方面启动了排海行动,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中国等方面的强烈反应。中国随即暂停了日本水产品的进口,导致日本对华水产出口额暴跌。在经过十多轮的谈判后,日本方面最终作出了让步,同意中国在IAEA框架下参与监测,并在福岛海域进行独立采样。2024年10月的检测结果证明了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为中国后续可能的解禁铺平了道路。
三、当前的进展
截至2025年6月,中日两国在技术层面的磋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日本方面承诺采取更加“可信、可视”的措施,确保输往中国的水产品安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已经恢复了大部分日本水产品的进口,但福岛及周边十个都县的水产品仍被排除在外。
这一共识充分展示了中国坚定的立场,即坚持科学、坚持人民健康优先。也体现了国际合作在解决复杂问题上的重要性。未来的执行情况仍需得到各方的持续关注与监督。这一共识不仅关乎中日两国的关系,更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