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拿地 万科拿地策略
万科土地战略大调整:拿地规模锐减,聚焦核心城市中小地块
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万科作为行业巨头,其土地储备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从2024年的数据看,公司的拿地金额仅为103.3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861亿元,下降幅度超过了88%,显示出极端的谨慎态度。与此其拿地强度也从22.9%骤降至4.2%,反映了公司在投资选择上的极度审慎。
这种审慎态度背后的策略调整显而易见。在土地储备方面,新增的土储仅能满足约2.5年的开发需求,凸显了公司在土地资源获取上的高度节制。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万科在2025年的前两个月未能进入权益拿地金额TOP100榜单,这进一步体现了其极端谨慎的投资策略。
在区域和地块的选择上,万科采取了更为聚焦的策略。公司开始通过盘活存量用地来获取优质地块,特别是在核心城市。在广州南站商务区,万科成功获取了三宗宅地,这种策略的调整既体现了公司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也反映了其对于风险控制的重视。
在资金与债务平衡方面,万科也展现了高度的策略性。新增的融资超过770亿元主要用于偿债,拿地资金被债务化解所挤占。公司也开始通过股权收购来降低直接拿地带来的资金压力。比如在温州的项目中,万科通过控股51%的方式来获取土地权益。
行业环境的倒逼也促使万科进行调整。在房地产行业寒冬下,公司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表外高息贷款不仅加剧了这一压力,也制约了公司的拿地能力。政策的支持如商改住、资源置换等,助力公司盘活存量项目,为公司的土地储备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战略收缩与主业聚焦方面,万科退出非主业的财务投资,集中资源于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和租赁公寓三大板块。这种战略调整不仅使公司能够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也使其在土地资源获取上更加审慎和精准。
万科的拿地策略已从扩张转向审慎收缩。其核心逻辑是:以债务化解为前提,聚焦核心城市的中小地块,通过合作和存量盘活来维持土地储备。这一策略调整反映了万科对行业长期调整期的适应性布局,也体现了其在市场变化中的敏锐洞察和高度策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