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抗黄曲毒素?排毒偏方不可信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关于花生酱含有黄曲毒素的传闻,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恐慌。传闻中提到,食用香菜等可以解除黄曲毒素的危害,然而这一说法被营养师所驳斥。
营养师王子南指出,黄曲毒素是一种具有强烈肝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质,常常与发霉的食品联系在一起。农产品在采收后的运输、储藏及加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可能会产生黄曲毒素。
黄曲毒素的危害性极大,根据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的标准规定,花生酱及其制品中黄曲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15ppb。摄入大量被黄曲毒素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急性肝中毒,甚至引发呕吐、腹痛、肺水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
面对网络上流传的种种排毒偏方,如食用香菜、九层塔、胡萝卜叶、高蛋白食物以及补充维生素B群、C、K等,营养师提醒公众要保持警惕,不可轻信。虽然这些食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它们能够降低黄曲毒素的吸收。
胡萝卜叶等蔬菜虽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对于排除黄曲毒素并无特殊疗效。过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反而可能加重肝、肾负担。维生素B群、C、K的作用主要在于参与能量代谢或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并不能分解黄曲毒素的毒性。公众应该摒弃这些不靠谱的排毒偏方。
为了避免黄曲毒素的危害,消费者在选购花生制品时需要注意产地标示及制造日期,并留意是否有发霉现象。在保存食品时,应保持阴凉干燥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50%以下,以减少黄曲菌的滋生。选择新鲜、包装完整的产品,并注意食材来源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花生制品,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米、玉米等谷物类、杏仁、腰果等坚果类及豆类也都有可能被黄曲毒素污染。营养师强调,减少毒素摄取才是关键。公众应该保持警惕,注意食品的保存和选择,以确保健康。
由网友『你行事么^!』投递本站,仅供参考。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