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冒后容易转成肺炎?
气温波动引发肺炎高发,青壮年成新重点防范对象
随着气温的起伏不定,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迎来了肺炎的高发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高发人群不再是老年人和儿童,而是转向了20至40岁的青壮年。
以一位年仅22岁的程序员小王为例,他每日沉浸在代码的世界,十小时以上的电脑前奋战已成为常态,户外活动对他来说变得越发奢侈。最近,公司的新项目让他连续数日工作至凌晨。就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下,他开始咳嗽,本以为凭借一些抗生素就能挺过去。但病情并未好转,反而发起了高烧,咳嗽出的痰液也带有脓状。被舍友紧急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后,被确诊为肺炎。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的金宇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是肺炎的主要患者群体,如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然而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成为了肺炎的受害者。在普通的门诊中,一天就有十多例肺炎患者,其中青壮年患者的比例约占5%,甚至更高,这一数字在平日里大约是2%。
金宇进一步指出:“许多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够重视,常常选择拖延治疗,结果导致病情恶化。这可能是青壮年肺炎多发的主要原因。”他强调,在受寒、淋雨、疲劳及上呼吸道感染后,人体的呼吸道防御功能会降低,容易引起肺炎。对于压力大、运动少、频繁熬夜、体质差的青壮年来说,感冒很容易拖延成肺炎。
对此,金宇医生发出健康提醒:感冒后,休息的重要性远大于吃药。他强调:“一般肺炎患者只要及时治疗,经过7到10天的抗感染治疗后,大多可以康复。但如果轻视感冒,一拖再拖,等到病情严重,将难以控制。对于处于疲劳状态的年轻人来说,感冒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休息。”因为有时候,休息比吃药、挂水更为重要。
年轻人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休息和调整生活节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也是预防肺炎的关键。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