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服给药系统重塑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环

生活百科 2025-04-18 19:34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近日,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的慢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的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天津大学药学院的李楠副教授课题组与捷克共和国孟德尔大学的沃伊特亚当教授携手合作,共同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系统。这一系统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炎症性肠病,一种侵害着数百万人的健康,治疗失败率较高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与肠道微环境的紊乱息息相关,包括肠黏膜减少、肠上皮细胞破坏和紧密连接蛋白丢失等。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和抗炎药物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却存在效率低、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弊端。

李楠副教授课题组却独辟蹊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他们采用“清除肠道有害物来调节肠道微环境”的方法,建立了一套新型口服给药系统。这个给药系统的设计理念独特,它以酯化的醋酸羟丙甲纤维素作为肠衣材料,为多功能纳米平台提供了“保护伞”。这一设计使得给药探针能够穿越强酸性的胃液,进入到弱碱性的肠道并进行释放。

这一研究的亮点在于将环境领域的“有害气体吸附”概念应用到疾病治疗中。联合团队使用了多孔结构的有机金属框架材料,这种材料原本在工业中用于吸附有害气体硫化氢。这次,他们利用这种材料的特性,成功将其应用于肠道中的有害气体硫化氢的吸附,旨在重塑肠道微环境。

据李楠介绍,这种新型口服给药系统的治疗效果已经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了验证。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促进黏膜恢复、上皮完整性恢复,有效防止肠道屏障损伤和微生物菌群失调。相较于传统药物,该治疗手段在缓解肠道炎症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为这一慢性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

这项研究的成功不仅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也展示了跨学科合作在解决医学难题中的巨大潜力。我们期待这一研究成果在未来能够进一步走向临床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上一篇:摔倒时后脑着地,昏厥几分钟后苏醒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