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人心理干预机构探访纪实
艾滋一直是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人们对艾滋人充满着恐怖,与此同时,艾滋病毒携带者及患者的内心也是备受煎熬,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是最需要人们关心的群体。 为此,一些非官方的组织和机构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艾滋人,其目的在于增强其免疫力、调动患...
-
有关艾滋救治的思索及建议
从艾滋病地方立法的情况看,据笔者统计,截止2004年底,我国已有14个省市(包括计划单列市)颁布了性病(含艾滋病)防治法规规章,6个省市(包括计划单列市)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法规规章,5个省市颁布了性病和艾滋病综合法规。 这些法规或者规章,大多出台于20世纪90...
-
抗艾药物取得了重大进展
美国抗艾滋药物获重大突破 同性恋感染风险大降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雪报道 据美国《商业周刊》11月23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公布了最新一项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全世界最大的艾滋病药物生产商吉利德科学公司生产的一款常规...
-
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的最好途径
针对日前安全套不防艾滋病的传言,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吴尊友夸大,安全套防艾有效,保护作用不容置疑。这是记者从在京召开的全国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颁奖大会上获悉的。 用乳胶制成的安全套有...
-
艾滋病是什么?可怕吗?
艾滋病,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它们又有各自的亚型。不同地区流行的亚型不同,同一亚型在不同地区也...
-
艾滋病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
-
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患者
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卫和卫生部专家组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目前发现的存活病人约有34.6万。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是个特殊群体...
-
首例艾滋病治愈者现身美国 全球抗艾形势乐观
7月22日至27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一名被确认为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者莫西布朗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向世人见证自己已然痊愈之艾滋病,并表示治愈艾滋病的感觉好极了。 布朗先前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他在德国柏林接受治疗,被称为柏林病人...
-
战争仍在继续 与艾滋病奋战到底
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从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那一天就已经存在了,由于疾病的来临,让很多无辜的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生存下去,我们必须与疾病斗争。从刚开始的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着我们与疾病斗争的胜利史,但是有些疾病,我们...
-
超7成受访者支持将艾滋病纳入大病医保
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公众对艾滋病防治的参与意愿如何?社会应该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创造怎样的环境?上周,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的一项调查(7048人参与)显示,81.4%的...
-
我们眼中的AIDS
艾滋病(AIDS),一个在黑暗中舞蹈的魔鬼。人们谈起它时原本幸福的表情会僵硬。那些感染者,或许终生只能无奈地等待无尽黑夜的来临。 自1999年中原某艾滋病村进入公众视野以来,相关新闻在网络等媒体中频繁出现。看到报道中的村民因走上绝路而歇斯底里,看到患...
-
“四免一关怀”情系艾滋人
问:我是一名艾滋病人,请问国家对艾滋病人有什么相关政策吗? 答: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规定了艾滋病防治的关怀、救助措施,即常说的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 四免一关怀中的四免分别是:1、农村居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
-
该不该把艾滋病人挡在浴室门外?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商务部起草的《沐浴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该办法拟规定,沐浴场所应在显著位置设立禁止性...
-
200人徒步长城反艾滋歧视
日前,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北京纪安德咨询中心和中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联盟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型艾滋公益徒步筹款项目爱滋徒步在河北金山岭长城举行第二年的年度长城徒步活动,200名为艾滋公益进行筹款的筹款人和志愿者参与其中,短短几日一共为爱滋徒步项目...
-
艾滋病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最受歧视
一名艾滋病患者在哪受到的歧视最严重?答案是医院。 北京地坛医院曾在门诊和红丝带之家对艾滋病患者进行过的相关调查显示:发生歧视、羞辱艾滋病患者最严重的场所,就是医疗机构。因为只有医疗场所工作人员,最有可能获知病人被染艾滋病的信息。 昨天下午,...
-
学生感染艾滋病者逐年增多 谨记抗艾5要点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状况》指出,艾滋病已成为青少年第二大死因。西安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西安市自1992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感染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从2007年至2013年,西安市学生中感染艾滋病者逐年增多,截至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