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29.9元得100元话费?多个App存在消费陷阱
日前,消费者们纷纷投诉,声称在多个热门的App内遭遇了话费充值陷阱。原本被广告吸引,以为只需支付29.9元就能享受100元的话费充值,然而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消费者们发现,在点击充值后,迎接他们的并非直接的话费到账,而是需要下载特定的App,并且,所谓的“充值100元话费”其实只是一些门槛极高的优惠券。
以李先生为例,他在支付停车费后,支付宝界面突然弹出“29.9元充值100元话费”的广告。出于信任,他点击了链接并输入了手机号,然而却收到了一条提示他需要下载特定App才能充值的短信。下载App后,他发现所谓的充值其实是获得一系列的话费优惠券,且享受优惠的条件极为苛刻,如需要充值高达2000元才能完全享受那29.9元的所谓“100元”充值优惠。而且,这些优惠券的使用还有时间限制,必须在20个月内使用完毕。李先生表示,整个过程并没有任何关于优惠券使用的明确提示。
针对这一系列的投诉,支付宝方面迅速回应,表示他们一直在通过日常巡检和定点检查的方式,对恶意营销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对于虚假营销、夸大宣传等行为,他们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罚。自2022年1月以来,他们已经处理了数百条恶意营销推广链接,并对数百家违规商家进行了处罚。
除了支付宝平台外,其他多个平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百度极速版、新浪微博、芒果TV、喜马拉雅等平台,消费者同样可以遇到类似的弹窗广告。一些消费者反馈称,在选择支付时,“会员价”的字样非常醒目,但在底部的小字中才会提到优惠券的真实情况。这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而且后续的充值平台也各不相同,使得消费者难以维权。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的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商家的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他们应以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消费者权益受损责任。平台如支付宝等作为广告发布者,也应该对广告内容负责,避免发布有虚假或误导成分的广告。
针对此类骗局,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商家的行为涉嫌欺诈消费者。商家需要按照承诺向消费者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对于这类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并追究其法律责任。这也提醒了平台需要提升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来更好地治理虚假广告的出现。而对于平台的难点在于管理第三方广告位以及系统被劫持后的垃圾广告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与。(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