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棉籽油延烧 富味乡否认代工内销
大统黑心油事件引发的余波仍在持续。据调查,自去年至今,台湾进口了超过7600吨的棉籽油,其中大统公司占据了四成的份额,另外六成则流向不明。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此,新北市卫生局今日(21日)派出多路稽查队伍,对辖区内的油脂工厂进行稽查,初步未发现有不法行为,目前正进一步深入调查中。
位于新北市五股区的富味乡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此次调查的焦点之一。随着大统“毒棉籽油”事件的发酵,富味乡也受到了连番的质疑。据卫福部透露,六成的进口棉籽油流向了富味乡。消息一出,富味乡的股价应声下跌,网站也无法访问,各界高度关注。
面对外界的质疑,富味乡迅速发表声明,强调该公司从国外进口的棉籽油在经过工厂的精炼后,直接出口外销,并未在国内销售使用。富味乡表示相关媒体的报道并不属实。他们强调,公司确实进口了棉籽油,但都是用于客制化精炼后出口,经过精炼后的棉籽油不含棉酚,是合法的食用油。他们坚决否认在国内销售或代工任何油品。
针对富味乡的声明,调查人员指出,过去三年来,富味乡共进口了5828.62公吨的棉籽原油,这些原油全部都被运到了彰化的工厂进行进一步的精炼。新北市卫生局的官员亲自前往富味乡的现场发现,那里仅仅是成品物流仓库。业者代表进一步表示,他们进口的棉籽原油来自澳洲,经过精炼后部分出口至新加坡,另一部分制成调和油后出口至香港等国家,并未在国内销售该调和油。
关于棉籽油的问题仍然扑朔迷离。新北市卫生局的食品药物管理科林冠蓁科长表示,精炼后的棉籽油是以棉籽为原料制取的,是我国常用的烹调植物油之一。我国对棉籽油的精炼过程有明确的品质规定。未精炼的棉籽油因为含有高量的棉籽酚,不得作为食品使用。但精炼后的棉籽油可去除棉籽酚,是各国可食用的植物油之一。在我国,如用于调配成调合油产品,则需按规定清楚标示。
针对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新北市卫生局明确表示,如果企业在标示、调配过程中存在不实、夸张或易生误解的行为,将依法处以罚款。如果油品原料存在掺伪、假冒或违法添加食品添加物的情况,也将依法严惩。
此次“黑心油”事件真让消费者痛心不已!对于消费者来说,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市民的饮食健康和安全。同时呼吁广大市民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这篇文章由网友『欧美疯子』本站如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可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