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达康复怎么样?引入德国神经康复模式,让患者重获新“生”!
在日常生活中,当听说有人中风偏瘫,许多人会立即联想到他们可能将永远依赖轮椅生活。霁达康复的德国医生舒乐博教授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除非肌肉完全萎缩或神经紧张强直,否则中风后遗症患者也可以拥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换言之,只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中风的后遗症是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的,最怕的是病情因延误而恶化。
沈先生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在中风之前,他对中风一无所知,更不了解霁达康复。突如其来的中风使他失去了独立行走和上肢活动的能力,甚至无法完成简单的坐姿,认知受损,语言能力基本丧失。在家人陪伴下,他来到了上海霁达康复中心。
在这里,舒乐博教授带领的医生团队对沈先生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和诊断,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恢复目标和训练方案。在治疗师的引导下,以及沈先生自己的积极配合下,仅仅四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平稳行走、开口讲话。与入院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仿佛开启了全新的人生。
第一个月,沈先生开始了针对性的训练,可以独立站立,借助轮椅缓慢行走。第二个月,他的平衡能力逐渐改善,可以单脚站立5秒,并独立行走。第三个月,他的计算能力得到提升,逻辑思考能力也有所改善。到了第四个月,他甚至在崎岖不平的路上也能平稳行走,还能自行上下楼梯。
沈先生的迅速康复得益于霁达康复引入的德国神经康复模式。这种世界公认的一流康复治疗模式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根据霁达康复的临床报告,经过德国神经康复模式治疗的患者,其早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率非常高。
德国神经康复模式的成功要点在于:
1. 科学的评分体系:患者通过评分体系设定“小目标”,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积极投入康复训练。以穿衣为例,这个评分体系详细描述了不同分数段患者能够完成的穿衣动作,鼓励患者自主完成更多动作。
2. 强调患者的自主性:患者应该是康复训练的主要推动者,治疗师仅扮演辅助角色。在舒乐博教授看来,大脑是身体的“指挥部”,中风可能导致“指挥部”瘫痪。要重建这一“指挥部”,患者需要主动在行动中寻求连接。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治疗师会鼓励患者自主行动,成为康复的真正推动者。
中风已成为中老年高发病症之一,其后遗症令人畏惧。而康复训练是改善患者功能障碍、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众多康复治疗理念和手段中,德国神经康复模式凭借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成为世界领先的康复训练方法。了解德国神经康复模式,就能更好地理解霁达康复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