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当地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国家卫生健康委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工作的显著进展与成效。
发言人胡强强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新疆的发展和各族群众的利益,为此实施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工作。这一工作的实施,不仅使西藏新疆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更为精准,医院管理体系也不断完善,当地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与日俱增。
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自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详细介绍了这一工作的推进情况。通过与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共同组织,确定了西藏的“1+7”和新疆的“7+1”地市级及以上医院作为重点支援对象,并将支援范围扩大到西藏的13个县人民医院。经过7年多的不懈努力,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医疗人才,出了一条推动西藏新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路径。
具体成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在支援医院的帮助下,受援医院的优势力量得到了集中发挥。截至2021年底,西藏受援医院开展的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了56%,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显著提高。一些常见病症已经可以在县区范围内得到治疗,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新疆的受援医院也在重点专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二、医院管理体系日趋完善。除了技术骨干的支援,支援医院还选派了优秀的管理人员到受援医院,帮助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使得受援医院的服务流程得到了优化,规章制度得到了健全,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通过“组团式”支援工作,已经向西藏、新疆选派了2500余名高水平医疗人才,为当地帮带医疗团队千余个,精准培养了万余名医疗骨干。还接收了0余名医务人员到对应的支援医院进行培训和进修,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那么,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援藏是如何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呢?李大川表示,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创新以院包科机制,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二是采用“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打造一支持“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三是创新开展“柔性支援”,通过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方式拓展支援工作。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它不仅提高了西藏新疆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也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疗人才,推动了当地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这项工作的开展,真正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新疆的深切关怀和对各族群众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