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朝代的人能吃到玉米
艾滋病 2025-05-04 01:22艾滋病症状www.xingbingw.cn
玉米在中国的历史之旅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后期,那是一个玉米逐渐走入中国百姓生活中的时代。当时,这种外来作物开始以一种新颖的形象展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明朝嘉靖时期(大约1531年前后),玉米通过葡萄牙、西班牙的商人和传教士,经由东南亚的菲律宾、日本等地传入中国。广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最早迎接玉米的省份之一。此时的玉米,如同一个远方的来客,仅在少数地区作为“新奇作物”或观赏植物存在,种植范围相当有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朝万历至明末(1573年至1644年),玉米逐渐在云南、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开始零星种植。这种作物的传播速度虽然缓慢,但已经可以从明末的方志中得知,它已经传播至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十省。尽管玉米的种植范围有所扩大,但整体上仍属于小范围的作物,并未成为主流粮食。
到了清朝(1644年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玉米因其耐旱、高产等特性,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种植区域更是扩展至辽宁、山西、湖北、四川等地。特别是在乾隆年间(18世纪中叶)以后,玉米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人口激增的背景下,玉米更是成为平民和山区居民的主粮之一,为无数人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玉米在中国的传播脉络:从明朝中后期的少数地区种植,到清朝的大规模普及,玉米逐渐融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粮食来源。这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愿意接纳并融合外来作物,共同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上一篇:上海临时存储仓库
下一篇:没有了